麦动md6手机价格(粉碎原子和粉碎地球哪个更难) -九游平台

发布者:陈阳
导读粉碎一个原子当然很难,难的是原子太小。随手一挥就挥走了无数原子,大锤一砸原子毛也砸不到,因为大锤上肉眼看不到的粗糙表面,随便一个坑都比原子大无数倍。但粉碎地球更难,难的是地球太大。地球直径有12756

粉碎一个原子当然很难,难的是原子太小。随手一挥就挥走了无数原子,大锤一砸原子毛也砸不到,因为大锤上肉眼看不到的粗糙表面,随便一个坑都比原子大无数倍。

但粉碎地球更难,难的是地球太大。地球直径有12756千米,质量有60万亿亿吨,要粉碎它至少要有和它差不多大小的质量撞击,或者极高速度的撞击,你到哪里去找60万亿亿吨的大锤?用什么能量去催动一颗小行星至少以一半光速撞击地球?

除非一颗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炸,比如太阳如果发生超新星大爆炸,就会把地球碎为齑粉。可惜太阳永远也不会发生超新星大爆炸,根据其质量导致的引力效应,最终太阳只会变成一颗红巨星,有可能吞噬掉或者烤焦地球,但不会粉碎地球。

所以地球宁为瓦全也不为玉碎,哈哈。不要说渺小的人类,就是宇宙天体要粉碎地球,也极少有这个条件和机会。

人类现在拥有核弹总量约14000~15000枚,按照每枚核弹100万吨当量计算,总当量150亿吨。常听人们议论,这些核弹可以毁灭地球几次了,其实这种表述是很不准确的。或许这些核弹可以毁灭人类和生态,但对地球本体来说,只能是毛毛雨,即使同时起爆,也撼动不了分毫。

地球会照样转动,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照旧。

其实早在6500万年前,比这大上万倍威力的撞击就考验了地球的承受力,那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一颗10公里直径小行星撞击,撞击坑在墨西哥内尤卡坦半岛,直径达180公里,其威力达到100万亿吨黄色炸药的爆炸威力,是地球所有核弹同时爆炸的6667倍。

但这颗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只是导致地球85%的生物灭绝,而且这种灭绝过程经历了300万年,其中地球环境气候变化起着决定性因素。

在这之前,还有更大的撞击,就是在40多亿年前地球形成初期,一颗被命名为忒伊亚的行星,请注意是行星,不是小行星,其大小如火星的行星撞击了地球,那次撞击使已经开始凝固的地球重新回到熔融的岩浆态,溅起的物质飞上太空形成了月亮。

但地球依然安然无恙,消化了这颗融入地球的行星,使自己变得更强大。但脖子被撞歪了,所以现在地球自转轴形成23.26度的倾角,赤道与黄道不在一个平面上,由此因祸得福,从此有了一年四季。

看来凭人类的力量要粉碎地球是完全不可能的,但人类早就已经做到了粉碎一个原子,并使他们的核子重组,从而创造出新的物质。

人类现在发现世界上存在着118种元素,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着92种,有26种是人工制造的。

制造这些元素的具体方法,就是用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作为“炮弹”轰击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,当能量达到足以击穿原子核外壳,使两个原子核融合时,原子核质子数量的改变,新元素也就诞生了。

比如103号元素铹,就是利用原子序数为5的硼,轰击原子序数为98的锎,融合得到103号元素铹;106号元素钅喜,是用原子序数为24的铬,轰击原子序数为82的铅得到的。

制造新元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在加速器里让两个原子在接近光速情况下对撞,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核反应堆的核反应生成。

如今科学家们在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中,粉碎融合一个原子核已经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,理论上还能够制造微型黑洞,模拟宇宙大爆炸1分钟的真实状态。

核融合的前提是打破原子外壳,使两个不同物质的核子赤裸裸相撞,然后形成新的物质。这种核融合不但要把原子撞碎外壳剥去,还要核子相撞碎裂,才能重新糅合在一起,组合成新的物质。

制造新的物质就是改变原子核质子的数量,迄今为止,都还是严格遵从做加法原则,就是通过一个较轻的原子核轰击另一个较重的原子核,从而形成更重的原子核。

人类制造的26种元素为锝(tc)、钷(pm)、镅(am)、锔(cm)、锫(bk)、锎(cf)、锿(es)、镄(fm)、钔(md)、锘(no)、铹(lr)、钅卢(rf)、钅杜(db)、钅喜(sg)、钅波(bh)、钅黑(hs)、钅麦(mt)、鐽(ds)、錀(rg)、鎶(cn)、113号元素、鈇(fl)、镆(mc)、鉝(lv)、石田(uus ts)、气奥(og、uuo)等。

这些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,本来都应该是自然界存在的,否则人力是无法制造出来的。

只是这些元素半衰期太短,在自然界很难留存,人类只有通过制造填补元素周期表中的空白。

因此粉碎一个原子虽难,但远远不如粉碎地球的难度大,这两种粉碎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。

可以认为,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要粉碎一个原子完全不在话下,但要粉碎地球就别自不量力了。

就是这样,欢迎讨论。

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,所发文章均属原创,请尊重作者九游平台的版权,转载或引用需联系作者授权,谢谢理解支持与合作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