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请见下面链接:
史上最惨业绩:收入暴跌2500亿!华为真的要走投无路了吗?
2020年,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一度超过三星、苹果,位居世界第一。
然而2020年9月之后,美国禁令生效、台积电断供、荣耀被迫分拆,在美国的接连打压下,华为手机出货量极速暴跌,从2020年二季度的5000多万台,一路跌到了2021年二季度的不足1000万台。
市场份额也从之前的超过15%,大降80%,仅剩3%。
从开始造手机到世界第一,华为用了10年,但从世界第一落到第九,只过了仅仅1年。
2022年开年,华为发布了堪称史上最惨的年报数据,2021年华为营收预计6340亿,相比2020年的8900亿,大幅下滑约30%,这也是过去十余年来,华为营收首次下跌。一片风雨飘摇中,华为分红500亿的消息,格外引人注目。
困境中的华为,为什么还要分这么多钱?
这一次,难道华为真的要走投无路了吗?
今天我们来聊聊,2023,华为能否王者归来。
华为之后,再无勇夫?
从开始造高端手机到世界第一,华为用了10年。
华为2003年开始做手机,比苹果还要早。但在2010年之前,华为手机集中在低端市场,主要是与运营商联合定制。
但是低端定制并不赚钱,净利润率只有5%,而且用户只知道手机是充话费送的,对华为品牌没有太多概念。
2011年底的三亚会议后,华为决定向自有品牌转型,余承东、李小龙等人纷纷被调回上海。
李小龙(左)、余承东(右)
2012年4月,华为p1诞生,发布会上,余承东激情澎湃:“今天是非常重要的时刻,是华为终端历史上第一次做高端手机。”
然而现实无情打脸,华为p1定出了2999元的高价,消费者不理解,充话费送的手机,凭什么要3000块钱?
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,华为高端机接连受挫,内部有一种声音开始传,余承东,可能要下课了。
然而2014年,华为手机完成了扭转命运的关键两跳,一是mate7热销,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撕开了一条口子,二是复制小米成功,在中低端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2019年一季度,华为在600-800美元价格区间超过苹果,成为世界第一。2020年4月,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三星,登顶全球第一。
顶峰风光无限,但芯片断供危机迅速降临。
2020年下半年开始,荣耀分拆,新机难产,华为手机市场份额断崖式下滑,国内外手机大厂一拥而上,迅速将华为的领土瓜分殆尽。
2021年一季度,华为手机大陆市场份额由上一年的41%,大幅下滑到了16%,各大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其中增长最明显的,当属苹果。
高端手机市场,华为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被苹果侵蚀,《高端手机消费者调研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内,约36%的新果粉用户,来自华为。
2020年,国内5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中,苹果的市场份额是48%,华为是32%,2021年,华为的份额由32%跌至18%,而苹果则由48%大幅增长到了75%。换句话说,国产厂商填补了华为空出来的中低端市场,但目前为止,还无力接住华为空出来的高端市场。
2021年四季度,苹果以23%的市场份额,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,这也是2015年以来,苹果首次登顶中国手机市场。
芯片短缺,新机难产,面对这一切,2021年的华为,只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不择一切手段活下去。
续命大法
为了活下去,华为手机使出了种种续命大法。
分拆荣耀是第一步,这样一方面荣耀能够走出芯片困局,另一方面在有限的麒麟芯片存量下,也能为华为手机业务争取更多的时间。
不过剥离荣耀还远远不够。根据企鹅智酷的数据,智能手机用户三分之一会在2年内更换手机,90%会在4年内更换手机,20年下半年至今,一年多的时间已过,留给华为手机的时间,并不多了。
2021年11月,余承东在消费者业务内部宣讲会上表示,华为手机还会做下去,2023年要王者归来。
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,真的能等华为到2023年?
根据questmobile数据,华为手机用户忠诚度,也就是华为手机用户,换手机时仍选择华为的比例,已经从2020年的51.1%下降到了2021年6月的48.4%,相比之下,苹果等厂商的用户忠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。
面对新机难产、用户流失的困境,华为只能使出一切手段,延长老手机的服役时间,真就差哭出声说老乡别走。
软件层面,华为推出了鸿蒙,这一方面是遭谷歌封杀后的被迫之举,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软件优化硬件性能,根据手机的硬件配置,有针对性地更新系统,避免老设备运行吃力,从而延长用户换机周期。
截至2021年10月,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装机量已经超过1.5亿,其中大部分是华为存量智能手机。
硬件层面,针对老用户面临的存储不足、续航等问题,华为开启了官方内存升级、一口价换电池、五折换屏服务,甚至支持五六年前的古老机型,比如内存升级支持华为p10,换电池支持p8青春版,就差把“再战三年”写脸上了。
不过这对消费者来说也算是福音,不是逼到一定份上,你根本不知道一台手机到底能用几年。除此之外,华为官方还下场翻新二手机,换屏幕、换后壳、换电池,再以一定折扣出售。
新机层面,尽管华为本身5g受限,但是华为通过与其他厂商合作,“授权生产”实现了借壳复活,也就是华为设计、制造手机,贴其他厂商的牌,包括联通的优畅享系列,电信的麦芒系列,移动的nzone系列,tcl雷鸟科技的雷鸟系列,以及鼎桥科技的td tech系列。
这些手机和华为的手机,除了logo不一样,剩下的区别就是华为的没5g,授权的有5g,其中鼎桥是搭载了华为的5g芯片,其他则采用联发科/高通的5g芯片,一句话,抓捕周树人,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。
但是这些新系列,会不会招来美国进一步的打压,消费者会不会买账都充满未知。比如屏幕前的你,愿意买这样的5g手机吗?
对此有一个调查,23%的人表示会买,买情怀、买5g,32%的人不买,剩下45%虽然不买,但是会等华为自己的5g手机。
王者归来?
以上种种极限续命的动作,给华为手机业务带来的帮助是多方面的,一能为华为贡献一定的收入,二能进一步推广鸿蒙生态,第三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为手机业务留下火种。
尽管花样百出,但是华为自己也清楚,这些手段只是短期的无奈之举,并不能解决芯片卡脖子的根本问题。
华为真正想王者归来,要么美国大发善心解除禁令,要么只能靠自己、靠国内的自主芯片产业链。
国内受限的芯片品类,是高端芯片这样的“细粮”,芯片生产流程包括设计、制造和封装测试,而我们受限的关键环节,在于设计环节的设计工具eda(电子设计自动化)、制造环节的光刻机。
对外,早在2019年美国实施出口禁令前后,华为就成立了哈勃科技公司,投资目标直指芯片领域“卡脖子”技术。
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,成立3年来,哈勃科技已经投资了70多家公司,平均每个月2家,2021年投资38家,且已有6家公司上市。
对内,华为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,研发投入不降反增,2021年前三季度,华为研发投入超千亿,远超去年同期。
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2月最新发布的2021年国际专利申请数据显示,我国以6.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,其中华为以6952件连续5年位居榜首。
另外国内的eda软件企业、芯片制造企业、光刻机研发等虽然起步晚,但进步速度肉眼可见。
早在1993年,国产eda——熊猫系统就曾打破西方对中国的禁运,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缩短到5年,可恨的是当我们自主研发成功,美国却马上解除封锁,降价倾销占领市场,绞杀我们的熊猫系统;
再比如导致华为5g芯片只能当4g芯片用的5g射频芯片,也已经有国内厂商实现量产。
芯片卡脖子问题,我们不是不能解决,只是需要一些时间。
2021年对华为来说,可能是过去十余年来,最为艰难的一年,但既然选择了站着不跪,接下来的路注定不好走,接下来的2022年,可能还会更难。
因为美国的反复无常以及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,我们已经吃了太多亏。所以尽管任重道远,但这条路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,否则未来还会有下一个被绞杀的“熊猫系统”,下一个受限的“华为”。
一个强大的中国,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“中国芯”,而加快自研,是我们的唯一出路。
参考资料:
1.global smartphone market ends 2021 with 3.4% yoy growth despite shipment decline in 4q21,techplugged
2. questmobile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,questmobile研究院
3. 抗衡苹果,华为之后谁能一战?陈鹏丽等
4. 华为发债募资40亿,管理层出现调整,吕栋
5. 华为“吐出”的高端市场,小米ov却吃不下,张俊
6. 高端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 国产品牌高端突围中国市场是关键,董枳君
7. 一位前华为人亲历的华为手机发展史:最牛产品是如何炼成的,戴辉
8.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进阶:cvc独立募资另谋新路,许梦旖
9. 余承东“移花接木” 华为5g手机“借壳重生”, 张俊
10. 2021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再次蝉联全球第一,上海证券报
11. 【观察】华为p50为什么“5g芯片只能当4g用”? 严翠
12. 华为芯片被“断供”之后……共青团中央